网络越织越密 支线航空发展持续向好
来源:中国民航报

  今年“五一”小长假,民航市场一片繁荣景象。无论是走在人头攒动的机场,还是坐在几乎满客的航班上,民航终于又“活”过来的感觉扑面而来。民航局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五一”期间,民航运输旅客941.2万人次,日均188.2万人次,比2022年“五一”假期日均运输旅客31.0万人次增长508.0%。其中,国内客运航班日均13429班,比2019年同期日均11494班增长16.8%,比2022年同期日均3362班增长299.4%。值得一提的是,像济南—西双版纳、天津—丽江、西双版纳—宁波、三亚—衢州、成都—阜阳等支线航线客座率排名靠前,接近100%。不难看出,在民航业加快恢复发展进程中,航空公司在做好干线航线运营的同时,也开始将目光更多地投向了支线航空市场的开拓。
  支线航线指短距离、中小城市之间的非主干航线,使用的飞机一般是30座~100座的小型客机,飞行距离在600公里~1200公里。支线航空是航空运输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干线的有力补充,对提升航线网络和综合交通的通达性、推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疫情过后,民航业面临新一轮发展机遇与挑战。从中国民航航线网络图可以看出,现在我国国内干线市场、国际航线市场发展相对成熟,但支线航空市场仍有很大发展空间,发展潜力巨大。我国作为人口大国,没有坐过飞机的民众数量巨大,这意味着中国民航市场的潜能还未充分开发,特别是中小城市这样的下沉市场,航空需求并未完全释放。随着民航局“干支通,全网联”试点范围的进一步扩大、跨航企中转模式的逐步成熟以及更多中小机场的建成投运,我国支线航空的发展持续向好,旅客出行也将有更多选择。
  支线航班加密直接带动旅游业发展
  今年“五一”假期,不少旅客都想去离家远一点儿的地方旅行。可是假期只有5天,选择民航出行可以节省许多路上的时间。过去,航线网络大多集中在中心城市,不少风景秀丽的旅游景点由于没有完善的航线网络,让心生向往的旅客无法方便抵达。随着支线航空网络日益完善,这样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
  今年5月11日,南航CZ6681航班平稳降落在新疆昭苏天马机场。《新疆日报》报道,上海旅客朱译茜立即与朋友自拍并将照片发布在朋友圈。她兴奋地说:“上次来昭苏是5年前,先飞乌鲁木齐,再飞伊宁,然后还要转车。现在从乌鲁木齐直飞昭苏太方便了!”2022年,新疆建成投运昭苏天马机场、阿拉尔塔里木机场、塔什库尔干红其拉甫机场,现有民用运输机场25个,民用机场数量居全国第一位,航线网络布局也在不断加快。作为疆内规模最大的主基地航空公司,南航从乌鲁木齐始发至全疆的通航点达22个。截至今年5月10日,南航累计保障喀什、和田、伊宁、阿勒泰等热门航线旅客近97万人次。
  新疆机场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进入夏秋航季后,新疆16个支线机场开通了不经乌鲁木齐直飞疆外40个城市的航线,新增连接伊宁、喀什等10余条疆内机场间互飞航线。此外,南航还进一步加大在新疆的运力投放力度,天津航空在伊宁机场、吐鲁番机场建立过夜基地,支线互飞航线网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通达性进一步提升。
  旅游大省云南的支线航空发展同样值得关注。长期以来,云南民航发展积淀深厚,省内航空运输发达,全省18个机场错位互补,建立了“干支结合、支支成网、支通联通、客货并举、两亚争先”的航线网络,基本形成了以昆明国际航空枢纽以及丽江、西双版纳、芒市3个次区域枢纽为核心的机场群。
  我国支线航空网络日益完善
  疫情防控期间,由于国际航线大幅缩减,海外运力回流进一步促使民航市场下沉,中小机场计划航班量显著增加。综观我国一线城市枢纽机场现状,如北京等地的大型枢纽机场时刻紧张,因此,不少航企将新增运力投入三、四线市场,叠加地方政府给予新开航线的补贴,部分中小机场航班密度及旅客吞吐量增速显著快于一线城市枢纽机场。
  如今,随着三、四线城市的经济发展,其旅客出行需求快速增长。作为国内唯一规模化运营的独立支线航空公司,华夏航空自成立以来一直明确坚持支线航空战略定位,持续建设全国性支线航空网络。近年来,华夏航空持续丰富通程航班,促进干支网络有效衔接,不断提升航线网络的通达性,增加公司航线网络优势。记者从华夏航空了解到,该公司在运行能力、机队结构、营销网络、航线布局、时刻资源等方面始终围绕支线特点,优化自身运营管理体系,提升整体效率。目前,华夏航空已在贵阳、重庆、大连、呼和浩特、西安、库尔勒建立了6个运营基地,航线网络已基本覆盖我国西南、西北、东北、华北等地区。
  自2019年以来,民航局持续推动“行李直挂”等跨航企中转业务发展,支线航线年旅客运输量逾8000万人次,占全民航旅客运输量的比重由2015年的11%提升至2021年的19%。《中国经济日报》报道,截至2022年底,支线机场数量为181个,占全国运输机场的71.3%;支线运力达245架,占机队总数的5.9%。另外,支线航空网络日益完善,运行品质持续提升,治理体系逐步健全,支线航线旅客运输量已经由2015年的4859万人次增加到近年的8369万人次,年均增速9.5%。“当前,全球支线航空正在发展,未来潜力巨大。推动我国支线航空发展是民航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机遇”。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贺东风表示,国产ARJ21支线客机目前已累计交付101架,安全运行超过20万小时,载客655万人次。4月18日,ARJ21首次投入海外运营,这是我国喷气式客机首次走出国门、开启国际化新征程。
  成都航空与国产民机命运相连、使命相牵。该航企始终致力于接收好、运营好、示范好国产ARJ21飞机,奋力承担起国家与行业赋予的光荣使命、历史重任。记者从成都航空了解到,很长一段时间,成都航空着力发挥双机队运营优势,持续探索、丰富实践,在旅游资源丰富、支线机场较多的四川、黑龙江、山东等地构建“支支互联、区域环飞”的区域支线网络,并通过“干支结合、内外串飞”实现区域外的高效顺畅衔接,期望构建“以衔接顺畅为核心、干支结合为骨干、支支串联为辅助”的便捷通达航线网络,为我国民机事业发展提供运营样本,同时在促进中西部地区、中小机场航空通勤、航线网络建设、乡村振兴等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有力彰显“共圆国产民机翱翔梦 相伴大众旅客舒心行”的企业担当。
  发展支线航空意义重大
  为大力发展支线航空,无论是政策支持还是资金支持,国家都在持续加码。人民网报道,民航局于2022年底发布了《关于2023年民航支线航空补贴预算方案的公示》(以下简称《公示》)。《公示》根据《支线航空补贴管理暂行办法》民航发展基金使用管理有关规定,以2021年下半年至2022年上半年民航运输生产统计数据为依据,制订了2023年民航支线航空补贴方案。记者梳理发现,2023年民航支线航空补贴预算方案共涉及49家航空公司,补贴金额累计超18亿元,有8家航空公司获得补贴金额超1亿元。其中,南航获得补贴金额最高,为2.7116亿元;其他7家分别为川航2.3014亿元、东航2.207亿元、国航1.9919亿元、华夏航空1.7497亿元、西部航空1.4637亿元、西藏航空1.2762亿元、天津航空1.0507亿元。
  今年4月20日~21日,以“创新‘干支通,全网联’服务模式,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为主题的2023年第二届中国支线航空发展峰会在昆明举办。民航局副局长吕尔学在作主旨演讲时表示,“十四五”是加快推进交通强国建设、构建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的关键时期,支线航空将迎来重要发展机遇。“干支通,全网联”是民航落实“三新一高”要求的有效举措。
  民航局在本届峰会上正式发布通程航班服务管理平台和民航中转旅客服务平台。上述平台旨在不增加运力投放和资源投入的情况下,不断提升航空出行通达性,积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支持国产民机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升人民群众航空出行满意度、增强其幸福感。另外,本届峰会还发布了《中国支线城市航空通达性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近年来,干线城市之间的通达时间基本稳定在6小时左右,已无太大改善空间;而支干、支支城市间的航空通达时间呈现逐年改善态势,尚有较大潜力可挖。支线城市航空呈现通达时间逐年缩短,通达性在不同区域差别明显,优化航线网络结构对提升支线城市通达性有良好促进作用的发展特征。为进一步提升支线城市航空通达性,《报告》建议,要强化行业顶层设计的战略引领,加快培育壮大支线市场主体,推进网络顺畅衔接,支持通航短途运输稳步发展。
  支线航空政策支持与资源配置不断完善,我国支线航线通达性逐年提升,有力支撑了区域协调发展、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中国交通报》报道,有业内人士表示,支线航空的成长壮大在提升地区通达性、提高百姓出行品质以及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民航正在努力编织干线、支线与通用航空航线互联,机场互通的高质量国内航线运输网络。这样广泛通达、中转顺畅的运输网络,将有效满足中小城市、边远地区民众的航空出行需求,也将带动航空旅游发展。未来,发展支线航空、做大国内航空运输市场大有可为。